陈村
《我的柏拉图》韩东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提到韩东,很自然想到他的那首《有关大雁塔》。虽然韩东已经被那诗弄烦了。
我手边的书是韩东的新书,这几天,我每天睡觉前看一点。
读这本中短篇集子,读完一篇小说,最深的感触是“我们又能知道什么呢”。作家常常是因为比人家多知道而写作,而故弄玄虚,韩东则不是。他告诉你一个故事,在讲述的时候,他似乎有点没精打采,不特别去找容易煽动人的词句。如果看得认真一些,会发现他总是把比较精彩的地方走到了,闲看一眼便走。情节的相互之间是编织过的,粗针大线,但退后一步看,效果很好。
从文章的节奏讲,有个不论不类的比方,怎么像《三言二拍》。中国的小说开始的时候确实是一种闲书,不紧不慢地说故事。你是盖世英雄也好,市井无赖也好,红粉佳人也好,既然被说到故事里了,就一律慢慢说。人生好像总是那样了,什么没见过呢,不要一惊一乍。听故事的也不为什么伟大的东西,只不过解个人生的乏儿。
我们知道,韩东曾经参与策划《断裂》事件,激烈地要和前辈划清界限。不知他和朱文是怎么想的,也许再不说话那些70们就要把他们冲过去了,没法澄清自己的立场。不过,我读韩东的诗文,觉得70、80或90都不能把他冲过去,如同30、40不能淹了他。就我自己来说,愿意一再读他的文字。虽然我又能知道什么,也从远方赶来爬上韩东,看看风景,再下来。
夏晓虹
《饮冰室合集》梁启超著
中华书局1936年1月出版
1989年重出影印本
试图以三四百字的篇幅,推介近千万字的《饮冰室合集》,并非存有举重若轻的侥幸心理,而是时机使然。在二十世纪行将结束、新世纪即将开始的时候,重温上个世纪交替时期先哲的遗著,常会令人感慨系之。梁启超百年前的思考并没有成为过去时,“觉世”之文竟成“传世”之作,起任公先生于地下,不知其当喜抑或悲?
梁启超之为晚清启蒙思想家的地位,近年已获确立。而即以时人少有关注的政治理念的推移而言,梁氏亦有可观处。从二十世纪初发表《新民说》,论述中国国民所应具备的诸般品格,到宣统年间撰写《中国国会制度私议》,确定以宪政为此后的奋斗目标,由看重道德自律转向致力修宪立法,证明任公先生对于治理中国社会问题已有更深入切实的考虑。人们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梁启超自我论断,也不免循俗。但“实行的政务家”没有上乘表现,并不意味着其作为“理论的政谭家”论说全无价值。梁氏所追求的理想的政治形态离我们仍然遥远,这应该也是其著作不断再版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抗抗
《东藏记》宗璞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宗璞在病中苦耕,历时7年,《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终于面世。计划中尚有《两征记》、《北归记》,是总书名为《野葫芦引》的多卷长篇系列。
此前还未有这样一部完整的大书,将战争中的知识分子,里里外外地刻画得如此透彻。尽管大学南迁之后,在日军的轰炸和追击下,仍然没有一处可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人和书籍始终都在不停地颠沛流离、东躲西藏,直至无处逃避。战争虽然能够消灭无数肉体和生灵,但暴力却无法征服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知识和教育在炮火硝烟中延续传承,才使得这片土地上拥有一代代不屈的灵魂。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中。读《东藏记》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真是受益又享受。
《女性?主义》李小江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李小江所著的《解读女人》一书问世不到一年,她的又一本关于女人的理论著作《女性?主义》出版。书的前言部分便设了一个大问号:谁能告诉我,什么是FEMINISM?(女权或女性主义)这个问号便是吸引我最为快速地阅读该书的全部理由——因为它多年来始终在我脑中作祟,曾令我困惑令我狐疑令我迷失。这也许正是李小江执意剖析FEMINISM这个外来词语,与中国以及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在它的概念认定、历史渊源和多元品质的接受中所产生的“文化冲突”的原因。
李小江一向都擅长把艰涩深奥的理论,用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述得明白易懂,所以她的书总是好看耐读,适合我这样既想探明究竟而理论修养欠缺的人。她常常在提问中回答问题,在论据中出示论证,更由于多年积累的大量调查和采访,构成《女性?主义》一书独特的文体,从争论引入冲突,从沟通追根溯源,从比较进入对话,从接触达到调整。作者在书中总是尽量地让别人说话,,她的话只在关键的时间和地点才说,然后出语惊人。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女人究竟选择怎样的一条自我解放道路,读过此书会令人头脑清醒。
吴予敏
《梓室余墨》陈从周著
三联书店1999年5月出版
记得18年前,捧读陈从周先生的《说园》(缮写本),叹为旷世之文。其格致堪比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而精审谨严又过之。《梓室余墨》乃陈先生集20年之随笔于一札,以品赏古代建筑、园林艺术为主线,兼及学术教育、社会风俗、人物行状、工艺文物,涉猎闳富,可谓满盘珠玑。坊间文化学术随笔,约分三类。捧心蹙眉,求宠于市,俗品也;驰目骋怀,妙想偶得,逸品也;素朴老拙,点石成金,神品也。谓《梓室余墨》诚随笔之神品当不为过誉之辞。470则文字,长长短短,皆通达于中国审美文化之大道与要诀。读此书,犹如随荷杖智者,领略天籁之色。
金元浦
《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
〖美〗乔治·里茨尔著顾建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麦当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典型标志,“后”时代的后工业主义、后福特主义、后现代主义都把麦当劳作为经典的象征,后现代主义大师利奥塔就将其视为一种后现代现象,后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论者则将其视为西方推进文化殖民的表征。而本书作者则执意“倒退”至现代,把麦当劳化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过程来加以阐述。
本书的重点不在麦当劳,而在“麦当劳化”。诚如作者所说,它不是某个全是或全非的过程。麦当劳化确实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福利,它是现代企业的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的代表,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发展。但麦当劳之“化”的过程却正在吞没越来越多的社会部门和世界的不同地区。人类将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承受巨大的风险。
麦当劳化是一个网住我们世界的笼子。有人认为它是天鹅绒做成的笼子,美丽、精致,许多人甘愿接受这个天鹅绒制成的囚笼。有人认为它是橡胶做的笼子,有一定的弹性,栏杆可以伸展。有人则认为它是钢铁制成的笼子,冰冷,坚硬,这些人深深地为世界的麦当劳化而震怒,他们认为麦当劳化的未来是一个“寒冷、黑暗和一成不变的极地之夜”。
高莽
《肖洛霍夫文集》肖洛霍夫著
金人、草婴、孙美玲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早在1931年,当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从德文译成汉文时,鲁迅先生就预见:“将来倘有全部译本,则其启发这里的新作家之处,一定更为不少。”70年过去了,我国终于出版了一套全部根据原文直译的肖氏8卷文集,装帧精美、印刷高档、译文上乘。其中收有肖氏的长、中与短篇小说,文论、书信等,可谓代表作都已包括在内。译者中有资深老译家金人、专攻肖作的翻译大家草婴和肖氏作品研究家孙美玲。他们的译文细腻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风味和顿河的特色。
顿河流域是肖的创作天地。作品通过形形色色的哥萨克的个性表现,反映出该地区人民的命运,折射出祖国风风雨雨的历程。
肖氏在我国“文革”期间,被林彪江青诬蔑为“修正主义文学的鼻祖”。国外有人乘机火上加油,挑拨肖与中国人民的关系。肖氏坦然表示:中国人民将来会做出自己的结论。
中国读者喜读肖的作品,中国作家们从他的创作中获得巨大的启发。肖氏无愧为20世纪苏联时代的伟大作家。
张恩和
《中国史学史纲》瞿林东著
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漫长,史学传统也十分悠久。史学,就是对历史的认知,既帮助人清楚认知过去,也更好认知现在。所谓“以史为鉴”,其实就是史学。然史学不但受治史者主观条件(诸如“史识”、“史德”即治史者才学胆识)的限制,更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诸如言路的宽窄、?集史料的物质条件等)的限制。特别是,中国长期处在封建社会,史学的发展艰难曲折。研究中国史学的发展状况,不但是对史学本身的梳理,也是从特定角度对中国历史观照。
中国的史学传统虽然悠久,对它的研究的历史却不算长,更少系统论著。瞿林东的《中国史学史纲》是近年来这一领域的新收获。作者本着“史学不能忘记自己,史学应当寻找自己,史学更要深刻地认识自己”的观念,力图在阐释清楚中国史学发展全貌的基础上,尽可能突出史学理论成就的积累;在历史进程和史学发展方面,力图把握和揭示相关历史时段的社会面貌对史学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史学自身萌生发展的过程、主要特点或发展趋势。全书63万余字,所论范围从先秦至现代,内容极为丰富。我一生习文,并不治史。然按史学是认识和研究历史,文学是认识和研究人生,且中国传统说法“文史不分家”,所以我也喜欢涉猎史学方面的一些著作。翻阅瞿林东的《中国史学史纲》后觉得大受裨益,也愿向从事文史工作或对文史有兴趣的朋友推荐。
止庵
《柏辽兹回忆录》
〖法〗埃·柏辽兹著佟心平、冷杉等译
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柏辽兹回忆录》在伟大的作曲家柏辽兹之外又呈现给我们一个真正的文学家柏辽兹。这本书文学色彩非常浓重,充满了虚构、渲染和激情;老实讲并不符合我个人的阅读习惯,然而我也知道,他所处的那个浪漫主义时代特色即是如此。音乐里的浪漫主义与文学里的浪漫主义并非一回事,一般说来,我能够接受前者而基本拒绝后者,不过读这本书时,我不能不暂时搁置一己的口味。柏辽兹的《幻想交响乐》和《安魂曲》是我最爱听的乐曲,仅仅为此就想更多了解其生平和思想;而这些经作曲家自己之手,记录得淋漓尽致。毫无疑问未必一切尽皆属实,然而不妨认为这是柏辽兹通过文字创造的自我形象,就像在别处他通过音乐在创造自己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希望一切如此。而有趣的是,书中恰恰对作者的痛苦和挫折的虚构成分要更多一些。这也是浪漫主义作家的特点所在:他们所不能忍受的只是平淡无奇,要求世界的色彩、节奏和幅度更强烈,无论向着哪一方向,黑暗还是光明,绝望还是希望。
《细雪》〖日〗谷崎润一郎著储元熹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
在谷崎润一郎的全部作品中,分量最重的《细雪》应该被认为是个例外,因为这里向我们呈现的只是生活状态本身,并不具有加藤周一在《日本文学史序说》中所说的那种抽象的审美特性。《细雪》丝毫没有谷崎那有名的“恶魔主义”意味。小说由一系列生活琐事组成,进展细腻而缓慢,没有通常小说中的重大情节,也没有谷崎其他作品中刺激性强烈的事件。阅读它同样需要首先接受日本小说的前提,即情节根本是无所谓的,应该撇开它去品味细节。《细雪》是人生况味特别深厚的作品,谷崎似乎回到普通日本人的姿态,去体验实在人生了。然而这里审美体验仍然十分重要,不过所强调的不是超越日常生活之上,而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审美体验,这正与他在随笔《阴翳礼赞》中所揭示的是一致的。虽然我们时时仍能看到谷崎特有的审美方式,譬如通过描写雪子眼角上的褐色斑表现她不复年轻,通过描写妙子身上不洁气味表现她品行不端,都是作者惯常使用的诉诸感官的写法。
陈福民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英国〗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
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知识界的经历有些奇特。大约10年前,后现代主义莅临内地时,它曾经被视为新潮学子们哗众取宠、食洋不化的一种表征。除了少数对于文化变迁极其敏感的知识分子之外,很少有人严肃认真地看待过它,即令是那些为它鸣锣开道的介绍者们,也大多拘泥于现代/后现代的二元对立而偏执一辞,未必能识透它的真髓。等而下之的则将其当成自己跑马占地、构筑话语权力的新的知识生长点。10年后的今天,当后现代问题变得日益尖锐日益复杂化的时候,几乎随便什么人都会说上几句诸如全球化、跨国资本、失序、颠覆之类的词儿了,可是后现代理论严肃性和针对性却不再被人们正面提起,而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自明性的结论加以实践和消费了。
在这个意义上来看,迈克·费瑟斯通这本小书对于中国信任、鼓吹并且消费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文化专家们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从消费文化入手,费瑟斯通以英国人惯有的严谨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做了条分缕析的清晰阐说。在文化变迁过程中,知识分子对后现代概念的解说、接受进而其自身构成后现代文化变迁的一部分,是费氏特别予以关注的。这种逻辑视角使得知识分子必须以一种反思的观点来理解自身的文化实践所引发的各种意义。而消费文化的泛滥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也正是在这里被给予了独到的阐明。